western blot

基础实验

免疫印迹实验方案


蛋白提取


细胞来源
准备材料:50× 磷酸酶抑制剂,50× 蛋白酶抑制剂,RIPA,细胞刮,1.5 ml 离心管

  1. 50× 磷酸酶抑制剂,50× 蛋白酶抑制剂,溶于 RIPA,现配现用,置于冰上,六孔板 200 μl/孔。
  2. 取出培养细胞,用吸液泵吸出培养液(六孔板),移液管吸 PBS,每孔加 1 ml,轻轻上下摇匀,吸液泵吸出。
  3. 孔板置于冰上,每个孔加 200 μl 配置好 RIPA。用刮板将细胞刮下,1.5 ml 离心管 收集悬液置于冰上。
  4. 超声破碎仪 振幅 45% 破碎 5 s,针尖进入液面一半,悬空。好的破碎状态不会产生细密的气泡,若出现,说明贴壁了。
  5. 离心机 4℃ 预冷。冰上裂解 20 min 后离心 15000 G,20 min。取上清。
  6. 液氮速冻后保存于 -80℃。

组织来源
准备材料:50× 磷酸酶抑制剂,50× 蛋白酶抑制剂,RIPA,研磨珠, 1.5 ml 离心管

  1. 组织匀浆器底座放到 -20℃ 预冷。
  2. 配置蛋白提取液(RIPA,蛋白酶抑制剂,磷酸酶抑制剂),单侧海马需 250 μl(海马一般可取 20~25 μg,10 倍蛋白提取液)。
  3. 每个海马加入 250 μl 提取液和 2 个研磨珠,在组织匀浆器中 60 Hz × 60 s研磨两次,两次间隔 60 s。
  4. 离心机 4℃ 预冷。冰上裂解 30 min,标记新的离心管。
  5. 15000 G × 15 min 离心,取上清。液氮速冻保存于 -80℃。

蛋白定量


标准蛋白样品配制
用蛋白标准品 (BSA) 稀释,配置 8 个梯度。

蛋白标准品成分表

vialvolume of diluentvolume & source of BSA (μl)[Find BSA] (μg/ml)
A03602000
B1354051500
C3403401000
D180180 (B)750
E315315 (C)500
F270270 (E)250
G180180 (F)125
H36000

注:BSA 原液是 2 mg/ml,未标括号用的是原液
A: 360 μl BSA 原液
H:360 μl ddH2O
配制后用涡旋仪将液体混匀,放于 4℃ 保存。


蛋白定量与上样体系配制
准备材料:BCA液 (A/B),96孔板,RIPA(加双抑制剂),4× loading buffer(含巯基乙醇)

  1. BCA 液配制
    • A 液 ∶ B 液 = 50 ∶ 1
    • 96 孔板中每孔需 200 μl BCA 液
      例如,10 个样品 + 8 个 标蛋(2组复孔)
      (10 + 8) × 2 × 200 μl = 7200 μl (A: 7.2 ml,B: 144 μl)
  2. 在 96 孔板中,标蛋和样品都做2组复孔。标蛋每个上样 10 μl,样品每孔 2 μl + 8 μl 蛋白提取液(样品使用前涡旋 15 s,离心 15 s),移液枪每次换枪头。然后算上 16 个标蛋,每孔加入 200 μl BCA 液。加BCA液时,移液枪吸一档,只打第一档,手法保持一致,上样位置一致,保证上样量相同(先加蛋白再加蛋白提取液)。
  3. 37℃ 温箱反应 30 min。
  4. 打开酶标仪
    • 创建Plate 1
    • setting → wave length 562 nm
    • template editor → 选择标蛋 → standard → edit → 选择 μg/ml mass → assign
    • 标记标蛋位置、浓度及名称
    • 选择样品 → unknown → edit → 取消单位 → 命名每个样品 → 右键 clear 空白区域
    • 浓度计算公式选择 linear
    • read 读板,CV < 10,R2 > 0.995 为优秀数据
    • 保存数据 save as 源文件 → export 数据至Excel,在 Excel 中打开进行后续计算
  5. 计算稀释方案
    • 公式:C初始 × V初始 = C稀释 × V稀释
      • V稀释为配制好的蛋白液体积,含有蛋白、4× loading buffer、RIPA
      • V稀释 一般为 60 μl,一般上样蛋白量为 15~30 μg/孔,根据跑胶次数配
      • 1.5 mm 胶每孔上样体积为 20~30 μl/孔(10孔齿)或 10 μl/孔(15孔齿)
      • C稀释 取决于所测蛋白浓度最低的一组,由于 4× ld 的存在,该浓度值需要乘 3/4
      • 在 Excel 中计算加入各种液体的体积,先确定 V稀释,计算 V初始,4× ld 体积是确定的,RIPA 体积用 V稀释 减去其余体积得到
  6. 配制完毕,用涡旋仪将液体混匀后瞬离至管底,立即置于 99℃ 金属浴中加热变性 5 min,随后立即置于冰上冷却 10 min。混匀瞬离后,可立即使用,也可液氮速冻后保存于 -80℃。

电泳


制胶
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配制不同浓度的 SDS-PAGE 分离胶。

压缩胶与分离胶成分表(2 块 1.5 mm 胶)

成分ddH2O (ml)30% ACR (ml)4× Tris Buffer (ml)10% SDS (μl)10% APS (μl)TEMED (μl)
8% 分离胶7.734.274,pH 8.818012012
10% 分离胶6.65.44,pH 8.818012012
12.5% 分离胶5.46.64,pH 8.818012012
15% 分离胶484,pH 8.818012012
压缩胶4.61.342,pH 6.8804016
  1. 取出洗净并烘干的制胶玻璃板,对齐置于制胶架上。配制下层分离胶,涡旋混匀后,立即从制胶玻璃板一侧加进两块制胶玻璃板中。
  2. 沿着玻璃板边缘从左至右加入 1 ml 无水乙醇,起到消除气泡及密封的作用。室温静置约 40 min。
  3. 待分离胶凝固后,弃去无水乙醇,倒置 10 min,直至无水乙醇挥发干净。
  4. 配制上层压缩胶,涡旋混匀后,立即从制胶玻璃板一侧加进两块制胶玻璃板中。沿着玻璃板边缘从左至右小心插入梳齿,边移动梳齿边赶走气泡。室温静置约 40 min,直至压缩胶凝固。

电泳

  1. 取出 2 块制备好的胶,对齐,小心卡进胶夹中。在两块胶中间以及外侧加满电泳缓冲液。

电泳缓冲液成分

甘氨酸(g)SDS(g)Tris(g)ddH2O(L)
1441030(定容至)10
  1. 小心移除梳齿后,在第一个孔内加入适量 marker,随后按顺序在其余各个孔内加入等体积蛋白样品,若有剩余孔,则加入等体积 4× loading buffer 和裂解液配制而成的「空白液」。
  2. 加样结束后,电极接通电源,在恒压模式,80 V,电泳约 40 min,待所有蛋白都进入分离胶后(marker 各个条带分离),电压改成 120 V,继续电泳约 40 min,直至前端条带跑到接近凝胶底部。

转膜

  1. 准备尺寸合适的 PVDF 膜(约7.5 cm × 5.5 cm),在甲醇中激活 5 分钟。
  2. 取出电泳结束的胶,切除压缩胶,置于预冷的转膜缓冲液中备用。将转膜夹置于预冷的转膜缓冲液内,黑色一侧朝下,先放置一层海绵,再放置两层滤纸,将胶置于滤纸上,小心将甲醇激活后的 PVDF 膜置于胶上,并用刮板小心排出胶和膜之间的气泡,再依次放置一层滤纸和一层海绵,随后夹紧转膜夹。将转膜夹装进转膜电极内,黑色侧(靠近胶一侧)位于负极,白色侧(靠近膜一侧)位于正极。
    三明治结构:正极 - 海绵 - 滤纸 - 膜 - 胶 - 滤纸 - 海绵 - 负极
  3. 在转膜槽内放置 -80°C 冷冻的冰袋,并在槽内加满预冷转膜缓冲液。
    转膜缓冲液
    甘氨酸(g)Tris(g)甲醇(L)ddH2O(L)
    144302(定容至)8
  4. 将转膜系统置于 4°C 冰箱内,电极连接电源,在恒流模式下,300 mA,电压不小于 80V,转膜约 90 min。
  5. 提前用 TBST 配制 5% 牛奶(一张膜 10~15 ml)。
    TBST
    Tris(g)NaCl(g)Tween-20(ml)ddH2O(L)
    24.28010(定容至)10

注:在加 Tween-20 之前需先将溶液 pH 调整至 7.6。


显色

  1. 封闭
    • 转膜结束后,取出膜,正面朝上(有蛋白一侧为正面),置于孵育盒内,加入 15 ml 5% 牛奶。将孵育盒置于脱色摇床上(跷跷板慢摇),室温孵育 1 小时。
  2. 洗膜
    • 封闭结束后,弃去牛奶,TBST涮三次,洗去残余牛奶。
  3. 孵育一抗
    • 按照抗体说明书推荐稀释比例(如1 : 1000)配制一抗,稀释液为含 3% BSA的 TBST,并按 1: 1000的比例加入 20% NaN3 防腐。
    • 每张膜加入 5 ml 一抗,将孵育盒置于脱色摇床上(跷跷板慢摇),4°C 孵育过夜。
  4. 洗膜
    • 回收一抗(一抗可重复利用),加入 TBST,置于脱色摇床上(水平快摇),漂洗 6 次,每次 10 min。
  5. 孵育二抗
    • 按照抗体说明书推荐稀释比例配制对应一抗种属的二抗(如 1 : 5000),稀释液为 5% 牛奶。加入 5 ml 二抗,将孵育盒置于脱色摇床上(跷跷板慢摇),室温孵育 30~45 min。
  6. 洗膜
    • 弃去二抗,加入 TBST,置于脱色摇床上(水平快摇),漂洗 3 次,每次 10 min。
  7. 显影
    • 根据说明书配制适量显影液(ECL A 液 ∶ ECL B 液 = 1 ∶ 1)。提前将显影仪开机,CCD预冷至 -20℃。用吸水纸吸去膜上 TBST,将膜平铺于显影板上,均匀滴加适量 ECL 显影液。在化学发光成像模式下进行显影。需保存膜的原始照片、发光成像照片和两者融合的图像。
    • 若图像效果理想,进一步孵育内参。步骤和前述一致。统计时需将目的条带与内参量相比较。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Last updated on Mar 27, 2025 00:00 UTC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